理事長的話
隨著全球農業環境的變遷與消費者意識的提升,台灣的農藥產業正處於一個關鍵的轉型期。身為植物保護商業同業公會的理事長,我深知我們肩負的不僅是保障作物健康與農業生產的使命,更要在保障食品安全與生態永續之間,尋找最佳的平衡點。
一、農藥減量與精準用藥將成主流
未來的農藥使用趨勢,勢必朝向減量化、精準化與智能化邁進。政府已逐步推動高風險農藥的禁用與汰換,這對我們產業雖是挑戰,但同時也是轉型的契機。未來我們將積極配合政府推動「整合性病蟲害管理(IPM)」、「作物友善植保資材」的使用,並配合智慧農業技術,發展更精準的施藥模式,以達到減少用量、提高效率的雙重目標。
二、新世代農藥與生物性製劑的機會
面對國際趨勢,政府加速新世代農藥的導入與研發,特別是生物性防治資材(如生物農藥、誘引劑、拮抗菌等)的應用,我預測這將是台灣下一波植物保護技術的關鍵。公會將積極與學術界合作,推廣本土研發成果的商品,並協助。
三、政策法規與國際接軌
面對農藥登記制度的日益嚴格與國際標準接軌的壓力,我們認為主管機關應持續強化與產業的溝通,並建立更具前瞻性的評估機制。公會將持續扮演橋樑角色,協助會員保持競爭力。
四、人才與技術的永續發展
植物保護產業的未來,不只是產品的革新,更需要人才的傳承與技術的進化。公會未來將持續推動植保教育的深化,鼓勵年輕世代投入產業,同時推動資深從業人員的持續教育與證照制度,提升整體產業的專業素質與社會形象。2024年三讀通過植物診療師法,未來只要通過考試,就可成為具證照的「植物診療師」,本會鼓勵農藥業者未來可積極與植物診療師合作交流,共創雙贏。
總結來說,台灣農藥產業正站在轉型的十字路口,未來的挑戰是多面向的,但我相信,只要我們持續創新、攜手合作,就能在環境保護與農業生產之間找到永續共榮的解方,為台灣農業創造更堅實的未來。
臺東縣植物保護商業同業公會
理事長 陳致延 2025.03.01
